6日前合肥多降雨
5月3日,在“五一”假期最后一天,好天气走向了“休息站”,大风、降水提前“返岗”。本次降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5月4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都将沉浸在雨水中。
全省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
5月3日,安徽省气象台预报,3日至4日两天,全省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30-50毫米/小时)和局地雷暴大风(8-10级)等强对流天气。其中,4日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5日至6日和9日至10日,全省分别还有一次阵雨或雷雨。
这几天升温虽明显,但比较短暂,很快还将迎来降温。5月3日至5日,安徽南部最高气温普遍26~29℃,其中4日沿江江南东部部分地区可能超过30℃。受冷空气影响,6日至7日安徽平均气温下降4-6℃,最高气温降至20-23℃,同时风力增大到3-4级,阵风7级。
安徽省气象部门提醒,5月3日沿淮淮北和大别山区,4日安庆、池州、芜湖、宣城和黄山等地,短时雨强大,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山洪和地质灾害,同时对返程交通有不利影响。
合肥市气象台预计,6日前全市多降雨(累计雨量40-70毫米,局部超100毫米),其中3日至4日降雨明显。需要关注短时强降雨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假期返程、交通、农业、巢湖航运、高空作业和户外活动等的影响。
立夏后将正式进入雨季
5月6日,将迎来立夏节气。这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因此又称“春尽日”。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
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条件。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南方地区普遍高温潮湿多雨,秦岭-淮河是南方多雨和北方少雨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降雨量急剧减少。
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可能进入夏季,其余大部分地区还处在春季。在东北和西北一些地区,甚至才刚刚进入春季。
进入立夏节气以后,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5月中旬的雨量迅速增大,而此时的华南地区,也进入前汛期的盛期,此时的暴雨,往往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地域上的广阔性和强度上的猛烈性等特点。(邵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