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平均气温将自北向南逐渐下降2~4℃

本周全市雨水仍旧难寻

发布时间:2019-11-04 09:22 作者:刘梅梅 来源:江淮晨报 浏览次数: 我要纠错
    又是阳光“打卡”的一周。11月3日,记者从合肥市气象部门了解到,新的一周全市将继续多云模式,市民心心念念的雨水仍旧难寻;11月上旬我省无有效降水,干旱还将持续。但受弱冷空气南下影响,气温会略有下降。
    “本周合肥天气总体平稳,全市将持续晴天和多云,但受弱冷空气南下影响,本周初气温会略有下降,但最高气温仍维持在20℃以上。”市气象部门表示,因为昼夜温差较大也提醒市民记得及时添衣。
    据安徽省气象局统计,10月23日大别山区和江淮之间局部地区出现弱降水。受冷空气影响,25-27日沿淮淮河以南自北向南先后出现小雨过程:除皖南山区有292个站超过10毫米外,其他地区普遍不足1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10月份,皖南山区旬降水量偏少4~8成,其他地区普遍偏少8成以上。
    “11月上旬我省仍以多云天气为主,降雨偏少。”安徽省气象局表示,受冷空气影响,3日淮北地区部分地区、4日江北部分地区和6日沿江江南部分地区有弱降雨,同时3-6日全省平均气温自北向南将逐渐下降2~4℃。11月上旬我省无有效降水,淮河以南旱情持续发展,有关部分需采取有效节水、保水和调水措施。气象部门表示,将视天气状况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合肥地区今年降水少,旱情发展快,延续时间长,众多河湖及中小型水库几近干涸,农村供水形势逼人,市、县水务部门迅速行动,启动供水应急工作,通过引入境外水源、县域内水源相互调剂等相关措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从合肥市水务局城乡水利处了解到,目前市、县各级密切关注天气和旱情发展变化趋势,在加强塘、坝、堰、库的管理的同时,超前谋划,利用水利工程优势,适时启动“江水西引”和“引湖入库”等工程措施,多引外水、最大量储蓄生活源水。
    同时,各县(市)在提前完成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快建设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县域内水源相互调剂、互为备用。如肥东县、长丰县初步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形成供水“一张网”,有效扩大供水覆盖面和提高供水保证率。
    另外,供水管理单位也及时启用备用水厂、水源。针对旱情持续发展,农村生活用水量激增的情况,供水企业坚持满负荷生产,同时对供水不足的严重区域,实行限额用水、定时供水、分时段供水等措施,确保不停水、不断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