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2018年修改版)公示
《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
(2018年修改版)公示
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合肥瑶海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等最新国家、省、市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特对《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进行调整,解决现行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在城镇发展中遇到的一些新的情况及城镇发展的新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的有关规定,本次规划采用总规调整中“局部修改”的总规修改方式。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由瑶海区人民政府委托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目前,已进入成果编制阶段,为了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将《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2018年修改版)(下称“规划”)予以公示。公示期为30天,自2018年8月22日至2018年9月20日止。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对该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联系人:吴工,联系电话:64495499。
规划修改要点如下:
1. 城乡建设用地的调增调减
在建设用地总量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对大兴镇镇域的用地规划布局进行修改,合计涉及建设用地增减调整面积约635.7公顷。
调增用地以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绿地广场用地、居住用地为主。主要为了满足大兴镇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城区发展需求和现状存量用地优化需求以及公共设施的建设需求。调减用地主要以工业仓储用地以及商贸物流用地为主。
2. 公共服务设施修改
(1) 教育设施
本次修改后,规划教育科研设计用地面积由94.51公顷增加至165.6公顷,各类中小学共33所。
(2)社区设施
按照“三级中心,15分钟生活圈”要求,本次修改后,规划社区中心7座,每座社区中心服务5-10万人。规划睦邻中心29座,每座睦邻中心服务1-2万人。
(3)医疗卫生设施
本次修改后,医疗卫生用地由原规划的16.49公顷增加至33.59公顷。本次规划医院5座(其中新建2座)、养老基地1处、老年护理院1处。
(4)文化设施
本次修改后,文化设施用地由原规划的6.82公顷增加至44.23公顷。规划文化设施4处,省文保1处,规划文化设施用地面积为44.23公顷。
3. 居住用地
本次修改后,规划居住用地地由原规划的841.93公顷增加至1161.08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38.29%;其中商住混合用地203.43公顷。
4. 商业服务设施
本次修改后,规划商业服务业用地面积由原规划的359.97公顷减少至273.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9%。主要缩减用地为商贸市场用地。
5. 工业用地
镇域内原则上不再新增二、三类工业用地,在铁路以东等外围地段相对集中发展新型工业。对于地处城市中心区,不能发挥土地级差效益,污染较严重的工厂,规划将其搬迁置换。在镇域中心区边缘零星分布的工业,根据相对集中布置的原则及城市发展的需要,逐步外迁,进行置换。
本次修改,降低了工业用地比例,调整布局,集中成片,优化结构,节约用地。规划工业用地由原规划的280.35公顷减少至184.4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08%。
6. 绿地
为引导空间布局优化,提升公园绿地品质,满足居民亲近绿地的需求。本次修改后,城镇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总面积由360.3公顷增加至450.38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4.25%。
7. 道路交通
(1)城市道路
根据《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规划范围内的快速路有三条,包括包公大道、郎溪路、裕溪路。主干路网形成“六横四纵”的格局。包括东西向临泉东路、长江东路、新安江路、淮南路、高亮路、和平路,与南北向的龙岗路、大众路、东风大道、钟油坊路。
(2)轨道交通
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规划布局轨道2号线、6号线、9号线、11号线、12号线、有轨电车等6条轨道交通线,并形成长江东路与大众路交口、龙岗路与高亮路交口等2处换乘枢纽中心。
8. 公用设施
市政设施的调整以现行总规为基础,结合设施现状、用地布局调整方案及近远期需求,进行局部优化,保障工程可落地、有建设空间。设施调整主要涉及到雨水设施、电力设施、燃气设施、环卫设施、以及消防设施等。
本次修改后,规划220Kv变电所3座、110Kv变电所13座、雨水泵站5座、垃圾转运站2座、加油加气站18座、燃气设施1处、一级普通消防站4座、微型消防站3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