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合肥瑶海: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治理”的温暖答卷

发布时间:2025-10-17 16:20 作者:张长春 来源:瑶海区长淮街道办事处 浏览次数: 我要纠错

一条热线,如何跑出基层治理的“加速度”?近日,记者从合肥市瑶海区长淮街道了解到,通过“未诉先办、接诉即办、有诉合办”的生动实践,“12345”热线正从倾听民声的“耳朵”,转变为主动治理、未雨绸缪的“手脚”,将为民服务的温度直接送达群众心坎。

变“等诉求”为“找问题”,未诉先办清源头

在长淮街道,社会治理的触角正主动向前延伸。网格员每日“进网入格”半天,已成为一道不变的风景。他们穿梭于小区、楼宇之间,将发现隐患、解决问题的关口前移。

变化始于微末。临泉路社区网格员在一次日常巡查中,发现万豪花园小区单元楼道电表箱内,多条电线未加任何防护,如“明线”般裸露延伸至管道井,部分线路绝缘皮已见磨损,安全隐患一触即发。

一场“未诉先办”的联动随即启动。网格员迅速联系辖区供电部门,共同上门,向居民耐心阐明安全用电常识与责任。最终,四户业主共同出资,主动整改了管线。一起潜在的投诉,在发生前便被消弭于无形。

“‘未诉先办’的核心,就是从‘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转向‘未呼先应’。”长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网格员主动摸排并上报的120件难点问题,通过街道综治中心派单催办,办结率达96.7%,有效从源头减少了热线诉求量。

变“弹性办”为“限时结”,接诉即办有力度

速度,彰显的是态度;效率,体现的是担当。在长淮街道热线办理中心,专员每天准时上线,对每一件新收工单,必须在2小时内完成研判签收。随后,工单根据类型与紧急程度,被精准派发至相应单位,并明确标注“即办”或“3日办结”等硬性时限。

不久前,一通情绪激动的投诉电话接了进来。市民反映家中卫生间因楼上漏水,导致天花板布满霉斑、墙皮脱落,表示问题不解决将持续投诉。

街道立即启动“接诉即办”响应机制,职能部门与社区网格员同步上门。经过多轮耐心沟通与调解,这起因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得以圆满解决。一场可能升级的矛盾,被热线的速度与温度悄然化解。

数据显示,自2025年以来,长淮街道已成功化解6件历史遗留“硬骨头”,热线工单总量同比下降2%,接诉即办的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变“来回推”为“协同办”,有诉合办破难题

“小区积水刚反映,1小时内街道就派人到场,4小时就解决,为这效率点赞!”万事达小区居民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市民的心声。

面对基层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单打独斗往往力不从心。长淮街道创新地将综治、矛调、信访、为民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站拧成“一股绳”,打造“五中心(站)一体化”运行阵地,让群众反映的问题“进一门、找对人、办好事”。

针对物业维修、装修扰民等共性诉求,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协同攻坚;面对小区内涝、楼顶漏水等复杂问题,则由街道领导牵头,联合派出所、法律顾问启动“会商办”机制。此前,困扰胜利广场夜市经营户的“退租退押金”合同纠纷,正是在“街所联动”的合力下得以顺利解决。

一条热线,串联起民情民意;三项机制,激活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长淮街道用热情与务实,书写着一份“民呼我为”的温暖答卷。未来,这条热线将继续办得更暖、更实,让每一个期盼都有回响,每一份信任都不被辜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