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话民生】我家的“撑杆跳”

发布时间:2019-08-08 14:34 作者:紫竹苑社区 何仁忠口述,街道民生办整理 来源:合肥市民生工程网 浏览次数: 我要纠错
   我叫何仁忠,家住瑶海区七里站街道紫竹苑社区福海新居小区,今年50岁。俗话说“五十知天命”,在经历了人生起起伏伏,有困境也有帮扶,慢慢地我也看得淡然,只想守护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我们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由于肢体二级残疾,无法从事重活累活,只能打些力所能及的零工,仅能维持温饱,再加上家里条件一直不好,也没人愿意将女儿托付给我,三十多岁了才经人介绍娶了媳妇。媳妇身体也不好,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但好在我们俩相互扶持,也算度过了安安稳稳的一段时光。两年后儿子曦曦的出生,为我们这个平凡的家庭增添了一份欢乐和幸福。
  曦曦变“星星”
  儿子曦曦是我们全部的希望,看着他健健康康的长大,我全家的生活也就有了意义。可几年前发生在儿子身上的一件事却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将我从天堂又打入了地狱。
  孩子两岁时,我已经开始察觉到曦曦有些异常,比如他不愿意说话,不喜欢和同龄的孩子玩耍,只想活在自己孤单的世界里,跟普通的孩子截然不同。也怪我当时没有这个意识,以为孩子只是成长的比较慢;更怪我没有能力,家里条件不好,压根没想过带孩子去医院看看。直到曦曦四岁时,无论怎么教,还是不会说话,整天咿呀啊呀的。媳妇再也坐不住了,抱着孩子说一定要带曦曦去医院看看。最终经专家诊断,曦曦是患了自闭症,也就是孤独症。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身在三伏天却感到了丝丝的寒意袭上我的心头,我倍感烦恼和痛苦,我的心像灌了满铅似的,是那么地沉重,那么地难以形容。
  检查出孩子病症后,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情况,懂事的媳妇没有开口说带孩子去专业机构看病,但却更固执的花更多时间在家陪伴孩子、教孩子说话。慢慢地,邻居们也知道了孩子的病症。一次带曦曦去巷口乘凉时,邻居家的一个小孩竟然指着我的曦曦说:一个老残疾带着个小哑巴。那一瞬间,我既气又恼,恨自己没本事。从那以后,我就把曦曦关在家里,不愿意让他出门,心里想着我的孩子我要自己教。
  从“井底天地”到专业康复
  就在这时,紫竹苑社居委的工作人员小邱在走访中了解到我家的情况后,就三天两头往我家跑,帮我们准备材料,递交各类帮扶申请。在社区和残联的牵线搭桥帮扶下,曦曦被送到合肥蓝天康复服务中心进行一学年的免费康复训练。我刚开始还不放心,怕曦曦又被孩子们嘲笑,偷偷去中心看过几次。在看到专业的老师对曦曦进行运动综合训练、沟通与认知训练、行为情绪训练等康复课程时,他有些动作做得也比较吃力……我的内心有很多的感慨,是啊,曦曦虽然还小,但家里的狭小“四方天地”不应是束缚他的牢笼,他应该接受正规的训练。
  时间证明了我的坚持和决定是对的,康复训练是有效果的,曦曦从第一次开口叫“爸爸”到现在的热爱打乒乓球,一步一步的走向正常孩子的普通生活。社区只要有适宜活动,也会打电话通知曦曦参加,让他慢慢学会融入社会。像之前参加过的乒乓球比赛,开始时曦曦害羞还不愿意参加,等社区的小邱阿姨教会他打乒乓球后,他玩的可开心了。现在的他一看到手机就会问我:小邱姐姐什么时候打电话给我啊?曦曦的每一点点改变我真是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民生帮扶让我家“撑杆跳”
  在曦曦日渐好转的同时,民生工程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也让我家的生活蒸蒸日上。社区为儿子办理了残疾证,让我们能享受到每人每月100元的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还为我申请了每月60元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更为全家办理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现在我们每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外,一系列的救助让我们的生活不再捉襟见肘,我对曦曦的未来也少了几分担忧。
  除此之外,民生工程还帮我们缴纳了每人220元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签约了家庭医生。2017年,媳妇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住院,住院花费两万多,因为是低保户可以享受定点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出院个人自付只花费了五千多,还不需要垫付资金直接就能报销,真是大大打消了媳妇的顾虑,因为她总是怕她的病拖垮了我们的家,这下可放宽心了。每逢佳节,小邱和其他工作人员还会带着慰问品来我家和我们谈心,了解我们的需求。上次端午节来拉家常的时候,我媳妇担忧的说别人老了都有养老金,我们老了以后可怎么办呢?没想到小邱姑娘立马说:大姐,你忘啦?前几年社区就按照民生工程政策帮你和大哥交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个钱自缴部分你们一毛都不用掏,等你们到了退休年龄也能拿到养老金。而且现在养老金每年都在涨,以后会拿得更多呢!听了工作人员的话,媳妇和我都松了一口气,我们有了这份养老保障,曦曦也能更轻松点。
  真没想到,几年前两手空空的我,在民生工程政策的帮扶下,从基本生活到医疗保障再到养老保障,我的小家一步步迈向正轨,我的家人也变得越来越好。我们有了民生工程的支撑,从一筹莫展变得舒心展颜,从失望沮丧变得重拾信心,从消极悲观变得积极向上,我真心感恩民生工程,感恩所有从事民生工程的人,谢谢你们让我们过得更踏实,活的更有奔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