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民生网:【群众话民生】退休老党员的民生长情
我叫蒋德新,今年77岁,家住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生活小区,是一名退休老党员。我们小区原是军工企业搬迁至此而建的家属宿舍大院,历经了20多年的风霜雪雨,企业改制后,渐渐陷入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境地。我们当初这个老小区不但天然气不通,路面坑坑洼洼,而且绿化带里堆满了无人要的旧家具。这里架个鸡棚,那里搭个狗窝,甚至一遇下雨就形成内涝,污水四溢、垃圾遍地……乱糟糟的,真是一进小区就闹心。记得当时大家的想法都是想着怎么搬离这个地方。
小区蝶变,我添砖加瓦
这一切在2016年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当年年初我看到社区张贴通知说咱这小区成功申报了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民生工程项目,大家真是高兴得奔走相告,一夜之间好消息就传遍了小区。
小区改造这个是举措好归好,可当得知需要拆掉自己私占绿化带搭起的车棚子,或者要铲除绿化带里的小菜园时,有的居民就不乐意了。有的说这是我花了千把块钱搭好的,政府得赔钱;有的说这菜地我都种了十多年的菜,种花啊草啊的有什么用!你一言我一嘴,大家就这么僵持着。可工期不能等啊,我和其他小区10个老党员一合计,干脆就一起当起了义务调解员,牵头成立了群众整治协调小组。
我这个小组的工作真是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全体成员有时甚至要全体出动,沟通这家、协调那家,我们一方面听取大家的意见,向规划、建设、施工部门反映群众呼声;一方面积极配合、协调、监督施工,带领居民群众,全程参与改造,在一些细节处理上,更是要求施工单位能以人为本,满足居民微心愿。老街坊杜老的老伴腿脚不便,希望门前铺设道板砖时,能形成一定的坡度,方便出行,在我们的协调下,施工单位实现了他的微心愿,老杜一家很是开心,更是直接写了一副“改革开放人民得红利,惠民工程居民谢党恩”的锦旗送到社区,感谢政府。连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也感慨的说:“参与多个小区改造,从未遇见过如此好的施工环境。”
重砌绿化带、栽植绿化树、划设停车位、整修小广场等等,我们见证着小区一天一个变化,真是让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建后管养,我当仁不让
整治工程很重要,建后管养更重要!为维护好已整治小区的优美环境,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我们11名老党员继续成立了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来参与、监督小区建后管养。我们中间,最大的83岁,最小的66岁,都是原企业的老职工,又是恒通生活小区的老居民,对小区有着很深的感情。从老厂子到老小区,毕竟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二三十年,看着小区由原来的破破烂烂的不像样儿,到现在的美丽温馨,真是打心眼里想呵护好它。我们经常自发组织开展清理杂物、修剪苗圃、规范停车、绿化环境等志愿服务。管理后,“毁绿种菜”、“车辆无秩序停放”等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社会治安面貌也大大改善,全年未发生一起入户盗窃、非法传销等治安案件,许多外迁的老朋友也纷纷迁回小区内居住,还荣获了第四批合肥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的荣誉。
现在,每天走在小区宽阔整洁的柏油路上,看着停车线内整齐的车辆,绿化带里郁郁葱葱的花草,我的心里是既舒心又自豪。
义务监督,我义不容辞
今年社区开展民生工程义务监督员“海选”活动,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作为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的受益者,作为大家信赖、依赖的“永久牌”老党员,政府的民生工程这么好,我觉得这项工作我义不容辞,我不仅要宣传民生工程更要监督民生工程,让居民都知晓和了解民生工程,也让民生工程更好的为居民服务。没过多久,社区就给我颁发了民生工程义务监督员聘用证书,还专门给我培训了民生工程政策,经常主动邀请我对民生工程项目进展、资金使用、公开公示、社情民意、建后管养等情况进行监督,我深感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提升自己,及时了解最新政策,现在大到社区民生工程的宣传实施,小到每一户享受民生工程的家庭情况,只要时间允许我都积极了解参与。
一次,我正在马路上跟民生工程受益者谈心的时候,一位路过的老朋友看到就说:“你还在干啊,我以为你早就不在干了,都一大把年纪了。”我当即指了指胸前的民生工程义务监督员胸牌,骄傲的回复:“我现在不仅在干,还干的更多,还要一直干下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已年过古稀,我始终秉持党的优良传统,把“民生工程为人民”的精髓在我身上更充分的体现。因为做为一名老党员,我要热心奉献,不改初心。
小区蝶变,我添砖加瓦
这一切在2016年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当年年初我看到社区张贴通知说咱这小区成功申报了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民生工程项目,大家真是高兴得奔走相告,一夜之间好消息就传遍了小区。
小区改造这个是举措好归好,可当得知需要拆掉自己私占绿化带搭起的车棚子,或者要铲除绿化带里的小菜园时,有的居民就不乐意了。有的说这是我花了千把块钱搭好的,政府得赔钱;有的说这菜地我都种了十多年的菜,种花啊草啊的有什么用!你一言我一嘴,大家就这么僵持着。可工期不能等啊,我和其他小区10个老党员一合计,干脆就一起当起了义务调解员,牵头成立了群众整治协调小组。
我这个小组的工作真是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全体成员有时甚至要全体出动,沟通这家、协调那家,我们一方面听取大家的意见,向规划、建设、施工部门反映群众呼声;一方面积极配合、协调、监督施工,带领居民群众,全程参与改造,在一些细节处理上,更是要求施工单位能以人为本,满足居民微心愿。老街坊杜老的老伴腿脚不便,希望门前铺设道板砖时,能形成一定的坡度,方便出行,在我们的协调下,施工单位实现了他的微心愿,老杜一家很是开心,更是直接写了一副“改革开放人民得红利,惠民工程居民谢党恩”的锦旗送到社区,感谢政府。连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也感慨的说:“参与多个小区改造,从未遇见过如此好的施工环境。”
重砌绿化带、栽植绿化树、划设停车位、整修小广场等等,我们见证着小区一天一个变化,真是让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建后管养,我当仁不让
整治工程很重要,建后管养更重要!为维护好已整治小区的优美环境,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我们11名老党员继续成立了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来参与、监督小区建后管养。我们中间,最大的83岁,最小的66岁,都是原企业的老职工,又是恒通生活小区的老居民,对小区有着很深的感情。从老厂子到老小区,毕竟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二三十年,看着小区由原来的破破烂烂的不像样儿,到现在的美丽温馨,真是打心眼里想呵护好它。我们经常自发组织开展清理杂物、修剪苗圃、规范停车、绿化环境等志愿服务。管理后,“毁绿种菜”、“车辆无秩序停放”等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社会治安面貌也大大改善,全年未发生一起入户盗窃、非法传销等治安案件,许多外迁的老朋友也纷纷迁回小区内居住,还荣获了第四批合肥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的荣誉。
现在,每天走在小区宽阔整洁的柏油路上,看着停车线内整齐的车辆,绿化带里郁郁葱葱的花草,我的心里是既舒心又自豪。
义务监督,我义不容辞
今年社区开展民生工程义务监督员“海选”活动,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作为老旧小区改造民生工程的受益者,作为大家信赖、依赖的“永久牌”老党员,政府的民生工程这么好,我觉得这项工作我义不容辞,我不仅要宣传民生工程更要监督民生工程,让居民都知晓和了解民生工程,也让民生工程更好的为居民服务。没过多久,社区就给我颁发了民生工程义务监督员聘用证书,还专门给我培训了民生工程政策,经常主动邀请我对民生工程项目进展、资金使用、公开公示、社情民意、建后管养等情况进行监督,我深感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提升自己,及时了解最新政策,现在大到社区民生工程的宣传实施,小到每一户享受民生工程的家庭情况,只要时间允许我都积极了解参与。
一次,我正在马路上跟民生工程受益者谈心的时候,一位路过的老朋友看到就说:“你还在干啊,我以为你早就不在干了,都一大把年纪了。”我当即指了指胸前的民生工程义务监督员胸牌,骄傲的回复:“我现在不仅在干,还干的更多,还要一直干下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虽已年过古稀,我始终秉持党的优良传统,把“民生工程为人民”的精髓在我身上更充分的体现。因为做为一名老党员,我要热心奉献,不改初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