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庙街道:抓住民生需求“主线” 打出纾难解困“实拳”
近年来,方庙街道坚持以学促知,以行见效,把“添力量、搭平台、办实事”作为民生服务主抓手,把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作为重要标准,以坐不住的责任感和等不得的紧迫感一件一件抓落实、抓实效。
网罗民间“高手”,配强服务力量。方庙街道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坚持“广撒网、深挖掘”,推进服务队伍由平面走向立体。街居工作人员具有党员占比大,党性觉悟高,情况清、思路明等“天然”优势,街居把党员、工作人员作为志愿服务先锋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双重身份自由切换,推动服务提质增效。换个角度,我们服务的对象亦是我们服务的力量。街居两级通过皖事通“微心愿”APP发布公告、招募“小巷管家”、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深入了解情况,细致摸排人员,先后吸纳合肥市劳动模范龚世文、区级优秀共产党员吴龙宝、“戴萍名师工作室”等“民间力量”加入志愿服务队,壮大服务力量。截至目前,街道共成立志愿服务队45支,依托“薪火永相传”工程结成青老师徒22队。
疏通治理“堵点”,搭建服务平台。优化服务关键在于打通信息壁垒,促进“资源”和“需求”的精准对接,让民声民意出得来,利好政策下得去。街居在依托“微心愿”二维码、“倾听者工作室”等线上、线下服务阵地,接待群众来访的同时,主动开展网格员日常巡查、“党群齐奉献 共建美家园”“周六千名党员下基层”等活动,变被动应对为主动解决。民需民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要推行精准服务,必须下“绣花功夫”,打造常态化服务载体和平台。街居两级依托“党群议事会”“温暖星期一”把民主协商平台搬到居民家门口,广泛吸纳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群众代表等“知情人”参与,实现零距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截至目前,街道共收集群众“微心愿”500余个,办结380个,梳理群众反映问题54个,办结53个。
打造服务“亮点”,落实服务举措。街道以辖区实际为起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一对一分析、点对点解决,以实际行动擦亮幸福方庙品牌。6月22日下午,合肥市瑶海区方庙街道社区治理学院正式在香格里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揭牌成立。街道旨在通过这一平台,更好地为社区居民骨干、社会组织、志愿者提供专业指导,孵化更多社区微公益创投项目,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目前,街道已开设“幼儿珠心算”“黄梅戏剧社”“小白杨”等公益微创投项目39个。10月16日上午,方庙街道在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举办“人生逢盛世 瑶海正青春”——第二届红色VLOG节暨薪火永相传百名优秀志愿者颁奖典礼。全街15个部门单位,报送《以梦为帆》《老党员述初心》等参赛作品近30个,以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基层党员群众正值青春的奋斗精神和合力创建的工作姿态,进一步凝聚了辖区党员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和党建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