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社区:合肥盐场奇遇记
近日,七里站街道学苑社区关工委联合合肥市华益儿童服务中心,组织辖区21名儿童走进亳州路250号合肥盐业公司,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盐”途科普之旅。
在盐业公司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首先观察了锈迹斑驳的运盐铁道遗址。通过老师对运输历史的讲解,大家了解到食盐从产地到餐桌的漫长旅程。
“原来盐罐车要经过防潮处理呀!”当走进恒温恒湿的现代化储盐仓库时,孩子们好奇地观察仓库——木质的房顶、红砖围墙,随着志愿者老师的讲解,更加直观感受到科学储盐的重要性。原来,木材对盐雾环境具有天然的抗性,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但木材的纤维素结构可以有效抵抗盐分侵蚀。而红砖抗压强度很高,可以承受盐包堆叠的压力,并且红砖的化学成分与盐的成分相同,不会腐蚀,能够更好地保存。
从1300吨的食盐展示区走过,孩子们观察着食盐的结晶,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开启了科普小课堂。志愿者以“一粒盐的诞生”为线索,结合动态模型演示了海水晒盐、矿盐提纯等工艺。最吸引人的是互动环节:通过观察盐晶体结构、用手搓食盐颗粒等互动实验,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每天吃的盐如何守护我们的健康”。
“甲状腺疾病患者该选哪种盐?”“合肥居民需要额外补碘吗?”在知识问答环节,孩子们结合刚学到的科学知识踊跃抢答。志愿者特别用图文对照的方式,科普了加碘盐与无碘盐的适用人群,提醒大家“科学用盐要因人而异”。活动结束时,每位小朋友都收到了一包绿色无机低钠盐。
此次活动,系七里站街道关工委2025年“四季暖芽”行动的夏季核心单元——“夏韵求知·提升季”的重要一环,通过场景化体验打破了课堂边界,让儿童在观察、提问、实践中建立科学认知。下一步,七里站街道将继续链接社会资源,为流动儿童创造更多“触摸科学”的机会,全方位助力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