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绽放绒花韵 非遗赋能巾帼行

发布时间:2025-08-14 15:51 作者:王璇 张雯琪 来源:瑶海区大兴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我要纠错

一针一线勾勒岁月肌理,一绒一花绽放非遗芳华。为让千年绒花技艺在指尖流转,为辖区妇女编织多彩精神家园,8月12日下午,大兴镇星光委员工作室联合兴集社区,开展了一场“指尖生花 赋能成长”非遗绒花手工课活动。

活动现场,数十名妇女同胞围坐一堂,目光紧紧追随着星光委员工作室负责人、新媒体领域资深专家张靳伟老师的身影。张老师以“绒花”谐音“荣华”为切入点,将这项非遗技艺的文化密码徐徐展开:从明清时期宫廷贵妇的鬓边珍品,到寻常百姓节庆时的吉祥饰物,绒花不仅是美的载体,更承载着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些藏在蚕丝线里的时光故事,让在场众人听得入了迷。

实操环节更是高潮迭起。安徽建筑大学非遗工作室的老师们化身“非遗向导”,手把手传授绒花制作的精髓:纤细的蚕丝线在指尖被梳理成蓬松如云的“绒条”,仿佛揉进了春日的暖阳;细铜丝灵巧穿梭,将绒条固定成含苞待放的模样;“打尖”时指尖轻旋,花瓣的弧度便有了自然的灵动感;最后“传花”组合,一朵朵或娇俏、或雅致的绒花便在掌心绽放。妇女们时而蹙眉钻研,时而相视而笑,丝线在指尖翻飞的沙沙声,与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动人的非遗赞歌。

当大家捧着亲手制作的绒花合影时,脸上的笑容比绒花更灿烂。“原来老祖宗的手艺这么精妙!”一位大姐的感叹道出了众人的心声。此次活动以政协力量为红绳,将非遗传承与妇女成长紧密相连,不仅让妇女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觅得片刻诗意,更在指尖与传统对话的过程中,悄然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下一步,大兴镇兴集社区将持续擦亮“党建+非遗+妇女发展”的特色品牌,让剪纸、刺绣等更多非遗技艺走进社区,让妇女同胞在传承文脉中收获技能、绽放光彩。相信这些流淌在时光里的非遗技艺,必将在基层沃土中开出更绚烂的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