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创新高地”步伐 打造“科技文化”明光
为深入贯彻“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发展思路,按照“强推一改一建,力促一转一变”目标要求,明光路街道从自身建设和阵地设施入手,以提升办事效率和居民品质为目标,以科学规范化为指导方针,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化、高效率办公模式,建造科技化展示体验中心,打造“科技文化”明光新环境。
一、推进办公现代化进程,街道办公数字化。
一是提升办公环境现代化。街道新的居民服务中心于今年投入使用,面积达到300平方米,办事大厅设立了社保、建设、民政、计生等10个部门办事窗口,全部业务流程进行网上办理登记,实时上报和汇总,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为前来办事的居民提供业务指南等服务,方便居民快捷办理各项事务。二是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方式现代化。街道长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会,通过明光大讲堂等形式,组织各部门间进行业务交流学习8次,邀请专家和上级部门来街道进行现代化办公培训2次,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现代化办公技能,确保人人会使用办公软件,对业务类专用软件全部掌握。现在街道所有的档案文件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和存档备份,在节省了资源的同时也更便于查阅。三是提升网格管理现代化。街道通过引进最新的会议视屏和实时通讯系统,通过手机联网和互联网,实现了会议的远程实行,现场实施观察和处置,将街道、社区、网格员从信息手机和管理网格化,进一步提升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网格化和办公网格化。现在举行会议时,各社区成员在办公室即可参与会议汇报和讨论,处理突发性问题时,只要有一人到达现场,其余相关人员便可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及时判断进行处理。
二、创新科普推广形式,宣传教育科技化
通过展板和宣传栏等形式的科技推广和宣传缺乏直观性和深刻性。明光路街道通过深入调研和探索,结合相关专家意见,建立了全省首个街道社区科普展示馆,该馆具有的特点一是面积大,科普馆建筑体态为独栋四层楼房,加上室外展示部分将近500平米,共设置展品47件,面积和规模在全省社区展馆中都属前列。二是具有一定针对性。考虑到受益人群和辖区实际情况,科技馆的主要受众对象为“一老一少”,及社区青少年儿童和社区老年群体,一是因为青少年和老人时间上较为充裕,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社区设施都是由老人带领儿童参观游玩为主,他们也是日常休闲时间的主要社区参与者。二是青少年和老人的科技普及更迫切。相较于中年人群体,老人的科技知识掌握的相对较少,在日常生活中对这方面的需求也更为迫切,而少儿和青少年对于科技展品的求知性和探索性更加强烈和浓厚。三是设计创新性。跟以往的社区科普展示馆相比,除了在二楼设立了普通的声学、光学、电磁、力学、数学、体能以及视错觉等科学领域的互动产品展示外,结合街道和社区相关工作,还在三楼建立了多媒体公共平台、健康主题展区、安全主题展区三大主题板块,从多媒体公共服务、食品营养、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家庭安全、社会安全、自然灾害等领域,向居民介绍相关知识,普及业务知识。
三、完善信息宣传工作,宣传形式创新化
一是创新信息发布模式。街道建立了全省首个街道级别的新闻发布厅和网络新闻发布厅,通过这里把关于民生、居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辖区主要活动、政府重要决策等诸多新闻消息向媒体和群众发布,让广大群众知晓国事、家事、社区事;同时也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主动接受舆论监督,更广泛地架起街道、社区与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二是信息发布紧跟时代脚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在,网络成为信息传递迅速有效的方式,街道建立的“明光民言”微博将街道的消息第一时间发布到网上,积极有效地传递正能量,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三是建立高素质信息队伍。街道成立了由10个街道工作人员和20个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网络宣传引导员,负责网络信息的宣传和网络监控。通过6名网络员每日在街道网络舆情监控中心负责主流论坛和街道微博的维护管理,保证了网络监管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一、推进办公现代化进程,街道办公数字化。
一是提升办公环境现代化。街道新的居民服务中心于今年投入使用,面积达到300平方米,办事大厅设立了社保、建设、民政、计生等10个部门办事窗口,全部业务流程进行网上办理登记,实时上报和汇总,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为前来办事的居民提供业务指南等服务,方便居民快捷办理各项事务。二是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方式现代化。街道长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会,通过明光大讲堂等形式,组织各部门间进行业务交流学习8次,邀请专家和上级部门来街道进行现代化办公培训2次,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现代化办公技能,确保人人会使用办公软件,对业务类专用软件全部掌握。现在街道所有的档案文件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和存档备份,在节省了资源的同时也更便于查阅。三是提升网格管理现代化。街道通过引进最新的会议视屏和实时通讯系统,通过手机联网和互联网,实现了会议的远程实行,现场实施观察和处置,将街道、社区、网格员从信息手机和管理网格化,进一步提升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网格化和办公网格化。现在举行会议时,各社区成员在办公室即可参与会议汇报和讨论,处理突发性问题时,只要有一人到达现场,其余相关人员便可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及时判断进行处理。
二、创新科普推广形式,宣传教育科技化
通过展板和宣传栏等形式的科技推广和宣传缺乏直观性和深刻性。明光路街道通过深入调研和探索,结合相关专家意见,建立了全省首个街道社区科普展示馆,该馆具有的特点一是面积大,科普馆建筑体态为独栋四层楼房,加上室外展示部分将近500平米,共设置展品47件,面积和规模在全省社区展馆中都属前列。二是具有一定针对性。考虑到受益人群和辖区实际情况,科技馆的主要受众对象为“一老一少”,及社区青少年儿童和社区老年群体,一是因为青少年和老人时间上较为充裕,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社区设施都是由老人带领儿童参观游玩为主,他们也是日常休闲时间的主要社区参与者。二是青少年和老人的科技普及更迫切。相较于中年人群体,老人的科技知识掌握的相对较少,在日常生活中对这方面的需求也更为迫切,而少儿和青少年对于科技展品的求知性和探索性更加强烈和浓厚。三是设计创新性。跟以往的社区科普展示馆相比,除了在二楼设立了普通的声学、光学、电磁、力学、数学、体能以及视错觉等科学领域的互动产品展示外,结合街道和社区相关工作,还在三楼建立了多媒体公共平台、健康主题展区、安全主题展区三大主题板块,从多媒体公共服务、食品营养、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家庭安全、社会安全、自然灾害等领域,向居民介绍相关知识,普及业务知识。
三、完善信息宣传工作,宣传形式创新化
一是创新信息发布模式。街道建立了全省首个街道级别的新闻发布厅和网络新闻发布厅,通过这里把关于民生、居民群众关注的焦点、辖区主要活动、政府重要决策等诸多新闻消息向媒体和群众发布,让广大群众知晓国事、家事、社区事;同时也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主动接受舆论监督,更广泛地架起街道、社区与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二是信息发布紧跟时代脚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在,网络成为信息传递迅速有效的方式,街道建立的“明光民言”微博将街道的消息第一时间发布到网上,积极有效地传递正能量,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三是建立高素质信息队伍。街道成立了由10个街道工作人员和20个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网络宣传引导员,负责网络信息的宣传和网络监控。通过6名网络员每日在街道网络舆情监控中心负责主流论坛和街道微博的维护管理,保证了网络监管的广泛性和有效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