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民心行动】之四:合肥市健康口腔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2-08-28 15:24 作者:民生办 来源:瑶海区财政局 浏览次数: 我要纠错

一、目标任务

全市口腔医疗资源供给和口腔专业人员数量明显增加,人群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大幅提升,口腔健康服务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

2022年底前,已设口腔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下同)牙椅数较上一年增加5%。6—9岁人群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窝沟封闭完好率达到85%。纳入集采的口腔种植体系统耗材价格下降30%以上。

2023年底前,已设口腔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牙椅数较上一年增加5%;3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的服务人口超过2万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专职口腔医师;每万人口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数力争达到2.0人,医护比达到1∶1。

2025年底前,合肥市口腔医院实现规模翻番,床位数、牙椅数分别达到80张、400张,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牙椅数较2021年增加20%。全市牙椅数达到3000张,其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牙椅占比达到30%以上。8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的服务人口超过2万的乡镇卫生院配备专职口腔医师,每万人口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数力争达到2.2人,医护比达到1∶1.1。6—9岁人群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窝沟封闭完好率达到90%以上。口腔医疗卫生机构患者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开展口腔健康宣传

1.开展大众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加强爱牙科普宣传,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积极发挥各类学会、协会的专业技术指导作用,以“全国爱牙日”、“六一儿童节”等为契机,创新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主题宣传活动。在社区配置专(兼)职口腔卫生保健宣传员,开展口腔卫生保健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2.加强重点人群口腔健康管理。将口腔健康知识作为婚前体检、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孕妇学校课程重点内容。依托市口腔卫生中心,组织实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开展6—9岁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3—6岁学龄前儿童局部涂氟等公益活动。到2025年,项目覆盖28%的适龄儿童。

3.推广健康口腔进校园活动。全市幼儿园和中小学开齐开足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开展规范化口腔健康教育推广和口腔健康知识讲座等进校园活动。幼儿园和小学每年享受免费口腔健康检查2次,中学每年享受免费口腔健康检查1次。

(二)健全口腔医疗服务体系

1.健全牙病防治网络。发挥市口腔卫生中心和市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技术指导作用,依托公立医疗机构建立健全牙病防治网络,构建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的牙病防治体系。

2.推进优质资源扩容。扩建合肥市口腔医院,2023年底前建成滨湖院区,加快建设新站院区,2025年底前床位数、牙椅数分别达到80张、400张,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十四五”末,合肥市口腔医院规模力争在长三角地区进入前十,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进入全国前三十。

3.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推动合肥市口腔医院与上海九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等深化交流合作,加强专科联盟建设,充分发挥学术交流平台作用,不断提升诊疗水平。

4.大力建设口腔医联体。构建口腔专科医院、三级医院口腔科对口帮扶机制,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共享、业务协同和技术同质。强化基层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口腔科或配备专职口腔医师。

(三)减轻群众看牙负担

1.加大医保支持力度。贯彻执行省定的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支付范围。根据国家及省统一部署,积极参与口腔种植体系统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降低种植体耗材成本。及时开展口腔医疗服务新技术、新项目价格的审核制定工作。

2.优化口腔诊疗流程。公立口腔医院、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口腔科均开设午间门诊、晚间门诊,实施“无假日”门诊,实行弹性排班,方便患者诊疗。开展诊疗模式创新,患者初诊后,复诊可直接在医生工作站预约,减少等待时间。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智能导医分诊、就诊提醒、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移动支付、椅旁结算等线上便捷服务。

(四)加强口腔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1.增强口腔专业技术力量。用好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培养口腔专业高层次人才,选派人员到国内外一流口腔院校进修研修。落实省级农村订单定向口腔专业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职口腔医师数量。

2.加大基层口腔专业人员培训力度。依托市口腔卫生中心、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及三级综合医院口腔科,开展基层口腔医护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全市每年选派不少于200名基层口腔医护人员参加培训,提升基层口腔疾病防治能力。

3.推广适宜技术项目。提高基层口腔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每年推广口腔适宜技术不少于5项,2022年重点推广现代根管治疗等7项适宜技术。2025年底,争取建成市县两级远程诊疗中心,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指导。

(五)加强行业监督管理

1.推进口腔诊所备案管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办口腔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参与口腔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服务。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适时实行口腔诊所备案管理。

2.开展专项整治。2022年起,开展“诱导消费”、过度诊疗等社会反映强烈的不规范口腔诊疗行为专项整治,依法规范口腔诊疗服务行为。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3.加强口腔医疗质量控制。发挥市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作用,落实和推广口腔专科医疗质量技术规范和相关规程。县级依托公立医疗机构成立口腔专业质控中心,健全牙病防治所和口腔卫生中心,有序开展辖区口腔服务机构和人员摸底调查、行业诊疗规范实施、专业培训、督导等工作。将社会办口腔医疗卫生机构质量管理纳入医疗质控体系,每年开展质控检查不少于1次。

三、保障机制

(一)成立工作专班。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卫健委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医保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健康口腔行动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卫健委。

(二)加强政策支持。对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新建口腔科或新增牙椅、公立口腔医院建设、口腔专科人才培养、口腔适宜技术推广、健康口腔进校园宣教等工作,各级财政统筹资金予以保障。其中,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市级及以下资金由市、县级财政按5∶5比例分担。

(三)强化督导评价。工作专班要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每半年对各县(市、区)和成员单位的健康口腔行动工作开展情况、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对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开展全面监测,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对策,确保健康口腔行动顺利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